11月21日,湖南省林学会组织湖南省植物园、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对湖南省林业科学院、龙山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“通草根繁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”成果进行评价。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汇报、查阅资料、质询答疑等方式,一致认为该成果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,达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。 该成果研发出通草根繁技术,解决了通草繁殖困难的技术难题,为通草的推广种植提供种苗保障。为实现通草由粗放栽培到集约栽培的转变,开展了通草密度调控、精准定量配方施肥、蚜虫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,解析了通草栽培密度与生长量、茎髓产量的关系,得出了适宜栽培密度为4000株/亩;建立了通草最大茎髓增长量的氮、磷、钾肥料效应模型,提出了最优施肥方案,茎髓鲜重最高产量达114.5 g/m2;优选出通草蚜虫防治的高效低毒方法,防治效果达97%以上。 通草学名通脱木(Tetrapanax papyriferus),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,为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,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产于贵州、广西、四川、湖南、广东、福建和台湾等地。通草具有清热利尿、通气下乳的功效,主要用于湿热淋证、水肿尿少和乳汁不下,因茎髓白色又有异名“白通草”。